藏书阁里的蝴蝶
你读的书越多,你知道的事就越多
民国二十年的梅雨季格外漫长。金陵大学图书馆的穹顶下,十六岁的见习管理员周念安踮着脚尖,将最后一本《永乐大典》残卷归位时,忽然听见顶楼传来瓷器碎裂的脆响。
她抓着黄铜钥匙串跑上螺旋楼梯,发现禁书区的雕花木门竟虚掩着。潮湿的风从门缝里钻出来,带着股若有若无的檀腥气。推开门,满地都是泛着青光的碎瓷片,中央立着个两米高的青铜簋,器身上饕餮纹的眼睛正诡异地淌着血。
"这是去年从殷墟运来的祭祀器。"身后突然响起沙哑的嗓音。周念安转身看见戴着玳瑁眼镜的赵馆长,他灰色长衫下摆沾着新泥,"当初出土时,里面盛着七具蜷缩的婴孩骸骨。"
当夜暴雨倾盆。周念安蜷缩在值班室翻阅《商周彝器通考》,忽然听见阁楼传来孩童嬉笑。她举着煤油灯循声而去,在青铜簋后方发现道暗门。门内是间密室,墙上挂满泛黄的照片:1928年殷墟发掘现场、戴着防毒面具的日本考古队、还有张模糊的X光片,隐约能看见青铜器内部蜷缩着人形阴影。
"他们要把这东西运去东京。"赵馆长的声音惊得她差点打翻油灯。老人抚摸着簋身上的铭文,"看见这个'祀'字了吗?商王用活人献祭时,会在器皿内壁刻下祭文。这些文字需要用特殊药水显影......"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,指缝间渗出黑血。
三日后,赵馆长暴毙。警察厅说是突发恶疾,周念安却在他枕下找到半页残破的《考工记》,背面用朱砂写着:"青铜开目,血祭复生"。当夜雷雨大作,她冒险用明矾水涂抹簋内壁,果然显出密密麻麻的殄文。其中一段记载着以童男童女之血温养"尸蚕",可使亡者苏生。
"周小姐对上古巫术很感兴趣?"阴冷的声音吓得她寒毛倒竖。教务主任松本一郎带着日本兵堵住去路,"多亏你破译铭文,我们终于知道为什么运回东京的青铜器会接连出事。"他扯开衣领,颈部爬满蚯蚓状的青斑,"需要活体容器来转移这些诅咒呢。"
追逐中周念安撞翻了古籍库。纷飞的纸页间,《齐民要术》里记载的驱虫药方、《淮南万毕术》中的辟邪阵法、《抱朴子》的炼丹要诀在她脑中疯狂碰撞。她抓起石灰粉撒向追兵,按照《鲁班书》记载踩踏特定地砖,暗门轰然开启。
密道尽头是地下河,水面上飘着几十具缠满丝茧的童尸。周念安想起《洗冤录》中"金蚕脱壳"的案例,将煤油灯砸向最大的茧蛹。火光中,无数透明蝴蝶破茧而出,日本兵接触蝶粉后皮肉迅速溃烂。她屏息潜入水中,按《水经注》记载的暗道游向城外。
三个月后,南京报纸刊登"金陵大学火灾疑云",周念安已在北上的列车上。她摩挲着贴身收藏的半片甲骨,上面刻着赵馆长最后破译的警示:"知愈多,祸愈近"。窗外掠过连绵烽火,少女将额头抵在冰凉的玻璃上,怀中的《海国图志》正在渗出新鲜的血渍。
(全文字数:1035字)